低压泵 | 中压泵 | 高压泵 |
NT2-C20F齿轮泵 | NT2-D10F齿轮泵 | NT2-G10F齿轮泵 |
NT2-C25F齿轮泵 | NT2-D12F齿轮泵 | NT2-G12F齿轮泵 |
NT2-C32F齿轮泵 | NT2-D16F齿轮泵 | NT2-G16F齿轮泵 |
NT3-**0F齿轮泵 | NT3-D20F齿轮泵 | NT3-**F齿轮泵 |
NT3-C50F齿轮泵 | NT3-D25F齿轮泵 | NT3-G25F齿轮泵 |
NT3-C63F齿轮泵 | NT3-D32F齿轮泵 | NT3-G32F齿轮泵 |
NT4-C80F齿轮泵 | NT4-D40F齿轮泵 | NT4-G40F齿轮泵 |
NT4-C100F齿轮泵 | NT4-D50F齿轮泵 | NT4-G50F齿轮泵 |
NT4-C125F齿轮泵 | NT4-D63F齿轮泵 | NT4-G63F齿轮泵 |
NT5-C160F齿轮泵 | NT5-D80F齿轮泵 | NT5-G80F齿轮泵 |
NT5-C200F齿轮泵 | NT5-D100F齿轮泵 | NT5-G100F齿轮泵 |
NT5-C250F齿轮泵 | NT5-D125F齿轮泵 | NT5-G125F齿轮泵 |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7-07-27 20:11:34 浏览次数:72
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目前常应用的内啮合齿轮泵,其齿形曲线有渐开线齿轮泵和摆线齿轮泵(又名转子泵)两种,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与外啮合齿轮泵基本相同。小齿轮为主动齿轮,按图示方向旋转时,齿轮退出啮合容积增大而吸油,进入啮合容积减小而压油。在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腔中,小齿轮和内齿轮之间要装一块月牙形隔板,以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隔开。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的小齿轮和内齿轮相差一齿,因而不需设置隔板。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紧凑、尺寸小、重量轻、运转平稳、流量脉动小、噪声小,在高转速下工作时有较高的容积效率。由于齿轮转向相同,因此齿轮间相对滑动速度小、磨损小、使用寿命长。但齿形复杂,加工困难,价格较外啮合齿轮泵高。
目前国内的摆线泵有多种, 其较大工作压力≤2.5MPa。BB型内啮合摆线齿轮泵是一种容积式内齿轮泵,其内齿轮(即外转子)为圆弧齿形,外齿轮(即内转子)为短幅外摆线的新型齿轮泵。由于该泵结构简单、噪音低、输油平稳、自吸性能好的高转速特性,因而在低压液压系统中被广泛采用。广泛适用于机床、变速箱、压缩机、传动机械、起重装卸机械以及其他机械压力低于2.5MPa的液压系统中,可作为动力泵或润滑泵各冷却泵,本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油类。 使用与维修 (1)使用 ①BB—B型摆线泵其流量、压力、出轴及联接安装参数与CB—B型齿轮泵相对应,二者互换和通用。 ②BB—B型摆线泵采用外泄漏的结构,使用时要确保泄油通路畅通,泄油管要直接单独引回油箱。 (2)维修 ①内外转子 :内外转子两端面容易磨损与拉毛,轻度损伤可经过研磨再用。损伤严重者将内外转子一同放在磨床上修磨端面,泵体也应磨去相同尺寸,再经研磨后清洗装配,并保证轴向间隙在0.02~0.05mm的范围内,公称流量小取小值,公称流量大取大值。其他型号的摆线泵修复的技术条件可参照执行。 BB—B25型摆线泵的内转子零件技术条件:齿数Z1=6,偏心量C=3;齿形曲线母线对轴线平行允差0.015mm;齿形曲线母线对端面垂直允差0.015mm;齿形曲线母线不直度允差0.01mm,两端面对内孔的不垂直度允差0.01mm;六齿等分允差:相邻3′,积累5′;直径48对直径20不同轴度允差0.015mm;齿形曲面锐边修钝不得倒角;孔口倒角1×45°;材料:铁基粉末;两端面的平面度为0.008 mm。 BB—B25型摆线泵的外转子零件技术条件:R12圆柱母线与两端面垂直度允差0.015mm;R12圆柱母线对轴线平行允差0.015mm;R12圆柱弧等分允差4′,积累6′;65对42不同轴度允差0.015mm;齿形面锐边修钝,但不得倒角;材料:铁基粉末;AB面平行度允差为0.01 mm。 ②前、后盖:前、后盖主要修复位置时如上述的内、外转子相接触的端面,根据拉伤情况或磨或研。前、后盖与齿轮和泵体相接触的平面的平面度为0.01mm。 ③泵体:泵体内孔容易磨损,轻度磨损可采用电刷度技术修复,严重磨损则必须换新。 |